🪧 切换标签可发现更多内容!如果找不到您想要的内容,可以留言反馈,我们将尽快补充完善。
立即反馈
趣味测试:测测你的拖延症段位
你的拖延症有多严重?这10道趣味测试题,看看自己的拖延段位吧。
什么是拖延症?
拖延症是一种自我调节失败的表现,指的是明知道推迟任务会带来不良后果,却仍然不自觉地将任务拖延。这种行为通常伴随着焦虑、内疚、压力等负面情绪。尽管很多人偶尔会拖延,但当拖延变得频繁并且影响到工作、学习和生活时,它可能会成为一种心理障碍。
根据心理学的定义,拖延症不仅仅是懒惰,背后往往与焦虑、完美主义、逃避情绪等因素有关。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人认为自己有拖延症状,而50%的人认为自己有较为严重的拖延症。
拖延症的表现有哪些?
拖延症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
拖延症,一般表现为“玩完这把”、“就刷半小时”、“时间还很多”、“虽然没什么事,但我还想酝酿会状态”,然后“我错了,下次再拖是孙子”,结果却还是“爷爷,拖延真香”。
即使知道事情的重要性,我们仍然不断为自己找借口。有时我们拖延某些...
拖延症在线测试:基于“一般拖延量表”评估你的拖延倾向
赛可心理测试使用被广泛应用于拖延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拖延量表(GPS)测试,科学评估你的拖延倾向。立即开始测试,了解你的拖延症状并获取专业的改善建议。
拖延症是现代生活中一个常见且广泛影响个人生活和工作效率的心理问题。你是否常常推迟任务到最后一刻?是否在面对任务时感到焦虑?拖延行为可能看似无害,但长时间积累不仅会影响生产力,还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情绪困扰。通过赛可心理测试平台的拖延症测试,你可以使用被广泛应用于拖延心理学研究的标准量表——“一般拖延量表”,精准评估自己的拖延症状及倾向。
什么是“一般拖延量表”?
“一般拖延量表”(General Procrastination Scale, GPS)是由加拿大著名心理学家Lay等人于1986年开发的一个单因素结构量表,广泛应用于拖延症的心理学研究,主要用来测试个体的拖延程度,是最为常用测量拖延的行为自评量表之一。该量表由20个题目组成...
测测你是一个喜欢“拖延”的人吗?
你是拖延症患者吗?做个简单测试,揭开拖延的真相!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句诗生动描述了拖延症的典型特征,许多人总是在不断推迟该做的事情,最终导致任务堆积、压力山大。那么,拖延症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拖延不好,却依然无法抗拒呢?
拖延症的本质
拖延症并非简单的懒惰,它是一种常见的行为习惯,表现为明知道应该做的事情,却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拖延症的原因并不仅仅是缺乏意志力,而是与自我控制、动机、奖励机制等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你是否总是在截止日期前紧急完成任务,事后又为自己拖延而感到焦虑?如果是,或许你正面临拖延症的困扰。
为什么会拖延?拖延症的深层原因
1. 自我控制能力不足
很多人在面对任务时,容易被社交媒体、娱乐等短期奖励所吸引,导致分心。这种缺乏自我控制的行为,是拖延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2. 动机不足
如果任务的奖励不...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免费在线测试|全方位心理测评
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
SCL-90(英文全称为Symptom Checklist-90)是一种常用的症状自评量表,于1975年编制,其作者是德若伽提斯(L.R.Derogatis),有时也叫做霍普金斯症状清单(Hopkin's症状清单,HSCL,编制年代早于SCL-90,作者为同一人,HCSL最早版编于1954年)。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括90个条目,涵盖了九个不同的分量表,它们是:
1. 躯体化(Somatization):涉及身体上的不适和症状,如头痛、胃痛等。
2. 强迫症状(Obsessive-Compulsive):涉及强迫性思维和行为,如重复检查、洗手等。
3. 人际关系敏感(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涉及对他人反应的敏感度、自卑感等。
4. 抑郁...
PTSD症状自评:创伤后应激障碍(PCL-C量表)在线评估
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CL-C),全称为 The 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平民版),是由美国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PTSD)行为科学分部于1994年制定的 PTSD 症状评估工具。该量表包含17个条目,旨在帮助人们评估是否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症状。中文版的翻译工作由姜潮教授、张杰教授及美国PTSD研究中心联合完成,翻译工作于2003年7月正式发布。
什么是PTSD?
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由极端创伤性事件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创伤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战争、暴力事件、自然灾害、事故、家庭虐待等,受影响的人常常会经历焦虑、恐惧、情绪波动等症状。PTSD的症状通常会影响到个体的日常生活,导致回避行为、过度...
抑郁症症状快速自评量表(QIDS-SR16)在线测评
SR16是专业化的、系统化的,同时又是非常严谨的一套自评量表,其中包含了16个项目,其特点是简洁明了,能够通过本问卷快速了解到自身的抑郁程度。主要适用于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包括门诊及住院患者。
它包含16个项目,每个项目都与抑郁症状的不同方面相关。请根据描述,在每个项目上选择最符合您近两周内的状况的答案。请注意,这只是一个自评工具,而不是专业诊断的替代品。
参考文献:
Rush, A. J., Trivedi, M. H., Ibrahim, H. M., Carmody, T. J., Arnow, B., Klein, D. K., Keller, M. B. (2003). The 16-Item quick inventory of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QIDS), clinician rating (QIDS-C), and self-re...
清醒人格测评(Lucid Personality Test):10个维度评估你的心理边界感+自我掌控力+情绪自治
你是否情绪易崩、难以拒绝、信任错人?通过《清醒人格测评》,评估你在10个关键心理维度上的成熟度,识别你的情绪管理力、边界感与自我掌控力,助你走出讨好与内耗模式,构建强大清醒的心理秩序。
在信息爆炸、情绪过载的时代,活得清醒成了一种难得的能力。你是否能在亲密关系、职场社交、日常交往中不被操控、不盲目迎合?本测评将从十个关键心理维度切入,帮你洞察自己在心理结构、认知独立、情绪边界方面的清醒程度。你有多清醒?一测看穿你的情绪管理与社交边界能力!
《清醒人格测评》:评估你的心理成熟度与自我掌控力
你是否常常:
被他人一句话左右情绪?
明明不愿意却不敢拒绝?
在关键决策时总是后悔当初太冲动?
在人际关系中容易泄露太多信息或信任错人?
这不是“你太敏感”,也不是“性格太好”,而是你的心理边界与自我系统尚未稳固。
关于本测评
《清醒人格测评》从情绪管理、社交边界、信任策略、专长构建、行为...
NPI-16自恋人格量表测试:快速评估自恋倾向及潜在NPD自恋型人格障碍风险
自恋型人格障碍(NPD) 是一种精神病学定义的心理障碍,表现为极度的自我中心化、对他人的操控以及缺乏共情能力。为了帮助更多人了解自己的自恋特质及可能的NPD风险,NPI-16自恋人格量表提供了一种科学、高效的评估方法。
参与NPI-16自恋人格量表在线测试,快速评估您的自恋特质和潜在自恋型人格障碍(NPD)风险。通过科学测评了解自尊、优越感及对他人认可需求,你将会对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NPD? 如何判断自恋型人格? 以及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等问题有一定了解。
自恋型人格障碍特征解析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由极度自恋特质发展而来的病理性人格问题。DSM-5对NPD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主要特征:
1. 夸大自我价值:认为自己比其他人更重要,常试图在婚姻或职场中掌控局面。
2. 渴求关注:迫切需要他人的赞美和认可,特别是在伴侣或父母角色中表现明显。
3. 缺乏共情:很少关心...
社交恐惧症自我评估测试
社交恐惧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是一种心理障碍,也被称为社交焦虑症。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是个体在社交场合中感到非常不安和焦虑,尤其是在被关注、评价或批评时。社交恐惧症患者经常会避免与他人交往或参加社交活动,这会导致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难。
社交恐惧症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焦虑障碍,它不仅会影响个体的情感和心理状态,还会影响个体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社交恐惧症症状包括:
1. 在社交场合中感到极度焦虑或害怕;
2. 害怕在社交场合中出现丢脸、受到评价或者被拒绝的情况;
3. 避免参加社交活动或者避免与陌生人交流;
4. 对于社交场合的担忧和恐惧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5. 体验到身体上的不适,如出汗、心跳加速、肌肉紧张等。
社交恐惧症的症状程度各不相同,有些人只有轻微的不适,而有些人则会遭受到极度的痛苦和困扰;有些人讨厌面对人群或是害怕面对人群,他们不只是...
手机成瘾自测:你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有多高?一分钟测试!
想知道自己是否患有手机依赖症?完成这项心理测试,了解你的手机使用习惯,并获取改善建议。立即测试,看看你的手机依赖指数!
手机依赖症(又称手机成瘾)是指过度使用手机并对其产生强烈的心理依赖,以至于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和社交的现象。你是否在无意识间频繁查看手机?手机没电或没信号时是否感到焦虑不安?如果这些情况与你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你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手机依赖。
手机依赖的危害有哪些?
1. 影响专注力:长期依赖手机会削弱你的注意力,使你在学习和工作中更容易分心,导致效率低下。
2. 影响身体健康:低头玩手机容易导致颈椎病、视力下降,甚至影响睡眠质量,长期使用还可能引发手指麻木和肌肉疲劳。
3. 影响心理健康:过度依赖手机可能会导致焦虑、抑郁、自闭等心理问题,甚至降低现实社交能力。
4. 影响人际关系:沉迷于手机可能会让你忽略身边的亲朋好友,导致现实社交圈的疏远和沟通障碍。
如何判断自己...